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2025年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

作者: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8日 16:08浏览次数:

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2025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

为着力构建以国家战略和湖北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 设置调整机制,引导高校强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湖北省已启动全省省属高校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为切实做好我院数据填报工作,高质量完成本科专业监测评估任务,根据省教育厅及湖北科技学院 2025 年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评促建,通过开展专业监测评估,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强化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凝练专业特色,助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赋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我院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关任务高质量完成,成立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  长:沈定文  黄 彬   

副组长:黄玉婵  程 鹏  熊 丽

成  员:陈黄琴  李 敏  黄 红  黎慧珍 周 彦

工作职责:

1.全面领导、部署、统筹学院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

  2.负责本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精神的学

习宣传贯彻;

3.负责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的拟订,监测数据填报任务的分解;

4.负责督促工作专班按时高质量完成填报任务;

5.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

6.审定学院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填报核心数据;

7.协调、解决和处理专业监测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及应急问题。

(二)工作专班

组  长:  彬 黄玉婵

副组长:陈黄琴 李 敏

成  员:全体教职工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对本专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研学,准确、深入理解指标内涵;

2.负责对照指标体系系统梳理本专业基本条件、教学管理、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规范、准确、全面填报监测信息;

3.以监测信息填报为契机,开展专业评估自评工作,持续加

强专业内涵建设;

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督导检查组

  员:程 鹏

工作职责:全面督导学院专业监测评估工作开展,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问责。

三、监测评估对象

原则上所有本科专业均需填报并进行动态监测,其中参加评估的专业是指有 1 届及以上毕业生,且当年没被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的本科专业。

我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眼视光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需参加本年度填报监测评估。

四、监测评估指标

专业监测评估指标包括合格”“创优两个层面指标体系,均需在平台上进行填报。

其中合格指标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扣分项等 6 个一级指标以及 29 个二级指标。创优指标包括立德树人、专业定位与规划、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专业影响等 8 个一级指标以及42 个二级指标。

五、评估结果及应用

根据专业布点数不同,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1.布点数不足 5 个的专业(眼视光医学专业属于此类型):合格评估分数低于 60 分的确定为 C 不合格专业,不参加创优评估排名。创优评估分数超过 90 分的确定为 A 优秀专业,其他为 B 合格专业

2.布点数在 5-9 个之间的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属于此类型):合格评估分数低于 60 分的确定为 C 不合格专业,不参加创优评估排名。创优评估总分前 2 名确定为 A 优秀专业,其他为 B 合格专业

3.布点数在 10 个及以上的专业:合格评估的后 10%左右的比例确定为 C 不合格专业,不参加创优评估排名。创优评估分数前三分之一确定为 A 优秀专业,其他为 B 合格专业

省教育厅将结合监测评估结果,以高校专业建设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分配、学费调整、学士学位授予、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本科教育教学评估、项目平台立项、高校改革发展补助资金等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六、填报进度安排

(一)一上一下阶段

2 26 -28 日:工作启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专题会议工作部署,进一步研读指标体系,制定本院工作方案,进行任务分解,落实任务分工;

3 1 -12 日:各专业做好各指标的材料收集与数据填报,同时做好支撑材料整理,并完成初审;

3 13-14日:领导小组对各专业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审核,分析与反馈;

3 15-17日:工作专班对反馈情况进行及时整改填报;

3 18 -20 日:学校工作专班、各相关部门对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审核,分析与反馈。

(二)二上二下阶段

3 21 -23 日:各专业对学校反馈情况进行及时整改填报;

3 24 日:领导小组对各专业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分析与反馈;

3 25日:各专业进行再次填报;

3 26 -28 日:学校工作专班、各相关部门对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分析与反馈,各专业根据学校再次反馈意见进行填报;

3 29 -31 日:学校审定,报送监测信息。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

全体教职工要深刻认识专业监测评估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本次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本科专业监测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工作专班组长要靠前指挥,对数据材料亲自审核把关,杜绝虚假不实数据和材料。专业负责人是数据和材料真实性第一负责人,对数据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系统谋划,协同实施

各专业要迅速分配工作、责任到人,组织相关人员按时准确填报,避免不认真填报,杜绝虚假数据和材料。各专业要提前梳理专业建设现状,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评。

(三)加强指标学习,精准理解专业监测评估的指标内涵

学院将结合实际组织研学评估指标体系,深入理解本科专业监测评估的理念、指标体系内涵和实操要求,深化全体教职员工对监测评估工作的认识,形成人人参与、事事落实的工作氛围。各专业要通过培训提升监测评估数据及其支撑材料的组织能力,科学、真实、准确填报数据,全面系统整理支撑材料,高质量完成监测评估数据及支撑材料的填报工作。

(四)强化政治纪律保障,注意保守工作秘密

本次本科专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工作说明为内部资料,不得随意扩大传播范围。如对本项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沿正规渠道向学校反馈,严禁在网络随意发布。

(五)加强数据分析,注重持续整改

注重数据分析,加强结果运用。学院将根据本次评估结果,对各专业工作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短板、查漏补缺,推动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1.本科专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合格/创优)

 

 

 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

2025227


附件1

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合格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评估方式

备注

材料

责任人

审核责任人

1.人才培养方案

(15)

1.1 坚持立德树人,思政课程开设情况

2

按要求开设思想政治课程17学分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2 培养方案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美育(公共艺术课程)、劳动教育、体育类、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学分或学时数满足国家要求

6

培养方案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学分、美育课程(公共艺术课程)2学分、劳动教育32学时、体育课程144学时、国家安全教育1学分;原则上开设心理健康必修2学分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3 培养方案要求专业课学分占比

2

培养方案要求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加和/培养方案要求的毕业总学分。按照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人文社科类、师范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定相应的合格标准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4 专业课中专业核心课程门数

2

培养方案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门数。按照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人文社科类、师范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定相应的合格标准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5 培养方案要求实践教学学分占

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教师队伍

25)

2.1 生师比

4

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总人数/专任教师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2 所在单位本科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生师比

3

专业所在教学单位全日制本科生总人数/所在教学单位 本科生专职辅导员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3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2

专任教师中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教师人数占比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4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2

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比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5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

2

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6 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

2

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总人数≥30%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7 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

3

具有教授职称且当年授课的教授人数/教授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8 专业课由副高级及以上专任教师授课的学时占比

2

当学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由副高级及以上教师授课的学时/当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9 师均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学生数量

 

3

当学年本专业专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作品)选题总数/参与指导毕业论文本专业专任教师总人数;当年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作品)选题总数/参与指导毕业论文本专业教师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2.10 专任教师参加境内外交流覆盖率

2

当学年参加境内外交流一周及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 任教师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3.教学条件与利用 (20)

3.1 实验室设备配置

 

6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近5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实验室面积

定量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4.9.30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2 实验经费

4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3 图书资料建设与利用

5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

定量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4.9.30

图书馆

图书馆

3.4 教学行政用房建设与利用

5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4.培养过程

(25)

4.1 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覆盖率

5

当学年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覆盖本专业教师数/本专业教师总数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2 实验课程开设情况

5

当学年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3 毕业论文(设计)情况

 

5

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4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情况

5

本专业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和国创(原互联网+”)竞赛人数/专业本科生总数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5 体质健康合格情况

5

应届毕业生《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学生发展

(15)

5.1 招生计划达成率

3

实际报到人数/招生计划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2 专业净转入学生数比例

3

(转入生数-转出生数)/全日制本科生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3 应届生毕业率

3

应届生取得毕业证人数/应届生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4 应届生去向落实率

4

应届生去向落实人数/应届生总人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5 应届生就业行业结构分析

2

应届生就业人数排名前三的行业类型占比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6.扣分项

对以下情况视负面影响程度扣减1-10分:在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方面(教育领域)出现重大问题,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有谎报瞒报情况发生的。

 

 

注:数据填报基本流程为①材料责任单位分析、整理资料→②各专业填报表格和支撑材料→③学院负责人审核→④部门审核→⑤学校汇总上报。其中第①步线下完成,第②至⑤步通过专业监测评估平台填报。


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创优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评估方式

备注

材料

责任人

审核责任人


1.立德树人 (10)

1.1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

2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 工作格局建立情况。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最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思政课理论课与实践课 按要求开设;按要求选用马工程教材

定性/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2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

3

专业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大纲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设计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3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3

本专业教师、学生获省级及以上思政教育个人/集体奖励(包括课程思政示范课或教学团队、思政课程优秀教师/改革项目、大学生年度人物等)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1.4 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

2

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2.专业定位与规划 (6 )

2.1 专业定位

2

专业在国家战略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中长期发展中的定位及与学校定位契合情况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2.2 建设规划

2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服务本省高质量发展,有明确 四新 设规划,保障机制完善(包含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评价反馈、协同育人等体制机制;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举措具有系统性,特色鲜明)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2.3 规范性

2

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匹配,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修订过程中对在校师生、校友及行业企业代表进行较全面广泛的调研,修订过程中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教师队伍

(18)

3.1 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


3

已建立完善的评价教师师德师风的标准并落实到位;师德考核的要素如爱国守法、教书育人、政治品德、为人师表等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中的落实情况

定性


黄红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2 教师职业道德

2

专业教师无师德师风问题。若出现师德师风问题,按照评定档次进行降档处理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3 专业负责人情况

3

当前专业负责人职称及学历学位;近5年,专业负责人承担本专业课程和学时、教学评价结果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4 教师荣誉

3

5年,专业教师及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奖励情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5 教学能力

3

本专业教师发表的教研论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6 科研能力

2

本专业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承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科研奖励、专利等

定量


熊 丽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3.7 实践能力

2

教师具备本专业相关行业背景,如职业资格或者职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或注册会计师等)、行业企业经历、成果转化的比例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教学资源

(21)

4.1 专业建设经费

2

学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2 专业运行经费

2

专业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费、生均实习经费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3 开放性实验室情况

2

开放性实验室制度、平台建设完善,服务教学良好

定性/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4 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情

2

专业现有省级及以上实习基地;有合作协议并实质性接待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专业年度参加实习学生的人次数、校外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时长周数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5 支撑平台情况

3

专业现有省级及以上教学平台数量,例如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6 课程建设情况

3

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门数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7 线上课程使用情况

3

在主要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如大学MOOC、泛雅等建设课程并投入运行良好的线上课程门数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8 教材选用情况

1

选用的教材能够满足课程大纲的要求,且符合教育部对本科教材 选用的要求情况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4.9 教材建设情况

3

5年,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并公开出版的教材数量及教材获奖情况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学生发展 (18 )

5.1 指导及帮扶情况

3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制度,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取得成效

定性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2 外语等级情况

2

应届毕业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等级考试情况或其他小语种相应等级考试

定量


黎慧珍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3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技能)


2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相关行业或协会颁发的相关证书的学生人数/本专业本科生总数;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学生人数/本专业本科生总数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利论文)

3

学生发表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的情况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5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

3

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学生在高水平文体竞赛、展演中获奖情况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5.6 毕业生留本省就业率

2

毕业生留本省就业情况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5.7 升学情况

3

应届生升学学生数量/当年毕业生总数

定量

采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不需填报

/

/


6.质量保障 (10 )

6.1 质量监控

1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质量标准、监控制度、持续改进等机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理念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2 课程质量评价

2

专业建立了基于产出导向理念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并有效运行,评价结果能得到运用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3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

2

专业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并有效运行,评价结果能得到运用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4 在校生满意度

1

专业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5 毕业生满意度

1

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6 用人单位满意度

1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

定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6.7 持续改进

2

5年,专业自我评估的情况与效果,持续改进的方法与途径及成效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7.专业影响 (17)

7.1 专业认证

5

是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住建部专业评估、其他国家级或国际专业认证(评估)等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7.2 一流专业

5

是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7.3 教学成果奖

5

最近2届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定量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7.4 社会服务典型案例

2

5年,瞄准世界或国家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等,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切实履行大学五项基本职能,为国家战略实施、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进步等做出积极贡献。提供专业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 2 个典型案例, 内容具体详实(限 2000 字)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程 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8.特色项目 (5)

8.1 专业特色

5

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管理与改革等方面开展的特色工作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限2000字)

定性


陈黄琴 李 敏

陈黄琴 李 敏

黄 彬 黄玉婵

沈定文

注:数据填报基本流程为①材料责任单位分析、整理资料→②各专业填报表格和支撑材料→③学院负责人审核→④部门审核→⑤学校汇总上报。其中第①步线下完成,第②至⑤步通过专业监测评估平台填报。